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高13厘米
此尊造像为螺发,椭圆形脸,双目微睁,嘴唇饱满,神态静穆端庄。身着通肩袈裟,左手牵衣角,右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椭圆形莲座之上。莲座为深束腰,莲瓣大而饱满,这是斯瓦特地区常见的莲座形式。释迦牟尼佛的袈裟质感厚重,保留了犍陀罗艺术的特点,但袈裟排列规则的衣纹线条却是笈多风格的体现。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前5 6 5—前4 8 5年)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寻求对人生诸苦的解脱而出家,经过六年苦修,最后得道成佛。根据佛教教义,佛是人,不是造物主,他虽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却不能主宰人的吉凶祸福。当佛像出现以后,佛被神化成为至高无上的尊神。伴随着佛教信仰的世俗化和大众化,佛有了全新的意义,佛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出现了时间上的七世佛、三世三千佛,空间上的十方佛等佛教造像理论。释迦牟尼佛也成为众多佛之中的一位,是现世所拥有的佛。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9世纪
高11厘米
此尊造像面相方圆,大眼镶银,鼻梁矮平,唇镶红铜。袒右肩,披袈裟,袈裟衣纹以规律化的弧线表示。左手握衣角,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椭圆形束腰莲座上。造像采用银镶嵌技术,为典型的斯瓦特造像风格。
6-8世纪是斯瓦特造像风格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8-9世纪是其发展鼎盛并转衰的阶段。据统计,世界各地收藏的斯瓦特风格佛像不 足百件。
铜弥勒菩萨坐像
9世纪
高37.5厘米
弥勒菩萨头戴三叶冠,头后部的发辫呈联珠状。面庞丰满,双目嵌银。袒上身,下着裙,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左手执净瓶,右手上举至肩。莲座为椭圆形深束腰仰覆莲,莲瓣饱满、舒展,是7 - 9世纪斯瓦特造像的流行样式。弥勒以净瓶和宝塔为主要标识。
弥勒是大乘佛教所说的“未来佛”之一,有菩萨和佛两种身形。成佛前的弥勒着菩萨装,头戴宝冠,身饰璎珞,结跏趺坐,这是根据《弥勒上生经》中所述其住在兜率天作为补处菩萨的事迹而来。成佛后的弥勒着佛装,这是根据《弥勒下生经》中所述,弥勒于56亿7000万年后降生在娑婆世界,继释迦牟尼之后成佛。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8世纪
高16.5厘米
此尊造像面相方圆, 脸部泥金, 眼嵌银, 唇镶红铜。左手执衣角,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矩形台座上。台座由力士托举、左右双狮护法。释迦牟尼佛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紧贴身体,无衣纹,这是笈多风格的特点。
7世纪以后克什米尔地区创制了独特的矩形狮子台座形式,两只憨厚的狮子中间有一个力士双手支撑台座,座上放置坐垫。
铜宝冠释迦牟尼佛坐像
11世纪
高15厘米
释迦牟尼佛头戴三叶宝冠,双目和白毫嵌银。身着天衣,衣褶流畅,身饰华丽璎珞。双手结说法印,结跏趺坐于矩形台座上。台座正面有四根柱子,中间为力士托举,两侧是狮子护法。佛像身后有头光和背光,背光外缘为火焰纹,内为梅花纹;头光外为火焰纹,内饰联珠纹。造像的嵌银技法与葫芦形背光形式是克什米尔地区造像特点。
这类宝冠佛的出现与密教形成有关。密教是印度佛教、印度教和印度民间信仰融合的产物,以咒术、仪轨和世俗信仰为主要特点,宣扬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 三密同时相应可以即身成佛。在密教出现以前,佛像仅穿袈裟,不佩戴任何装饰品。7世纪以后密教形成,佛像开始追求奢华的装饰,不仅戴上了宝冠,还在身体各部位佩戴华丽贵重的装饰品。宝冠佛的形象后来传入中国西藏、印度西北部和中亚地区。
铜毗卢佛坐像
11世纪
高12厘米
毗卢佛头戴宝冠, 双手结智拳印, 坐于莲花座上。佛像两侧各有一塔状装饰,像背是波罗风格中常见的拏具形式:正上方是金翅鸟,与肩平行的横梁上方各有一只摩羯,横梁下方是相背而立的狮羊。
毗卢佛的出现代表印度佛教密教思想体系已经形成。密教创立之初, 一直秘密流传, 直到7 世纪以后, 密教影响扩大, 得以公开传播。密教体系完善的标志是以五方佛为核心的神系建立,五方佛以毗卢佛为中心, 阿閦佛居东方, 宝生佛居南方, 阿弥陀佛居西方,不空成就佛居北方。五佛居于不同的佛国,有各自的菩萨、明妃、护法等眷属。
鎏金铜毗卢佛坐像
12世纪
高12厘米
毗卢佛头戴宝冠, 发髻顶端饰绿松石。五官棱角分明, 大眼嵌银,具有印度人的特点。双耳后的宝缯呈扇形,十分别致。袒上身, 下着裙,帔帛自双肩垂落,绕两臂后垂搭于台座上。双手结智拳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
毗卢佛头戴宝冠, 发髻顶端饰绿松石。五官棱角分明, 大眼嵌银,具有印度人的特点。双耳后的宝缯呈扇形,十分别致。袒上身, 下着裙,帔帛自双肩垂落,绕两臂后垂搭于台座上。双手结智拳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12世纪
高16.5厘米
此尊造像面相方圆,大眼、直鼻、宽嘴。身披袈裟,袈裟轻薄贴体,边缘饰凸起线纹。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薄衣贴体与高大的台座是东北印度波罗风格的体现。
铜阿弥陀佛坐像
12世纪
高18厘米
此尊造像为高发髻,头戴三叶冠,冠带上扬。肩披帛,帛带沿臂上扬,身饰项圈、璎珞和臂钏。双手结禅定印,捧宝瓶,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下为折角高须弥座,这种须弥座样式源于犍陀罗地区,常见于东北印度地区造像中。
阿弥陀佛在五方佛中居西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属莲华部,主妙观察智,佛教中的长寿神多与其有关。
铜观音菩萨坐像
12世纪
高10厘米
观音菩萨为高扁发髻,双目细长,呈游戏坐姿。
观音菩萨是具有极高影响的菩萨之一。菩萨意为求觉悟者,可将智慧与慈悲融为一体。菩萨化现为各种形象来到人间,引导人们找到解脱之路;他们担负着救渡众生的重要职责,是佛教传播与教化的实际执行者。在佛教中,常见的有八大菩萨,即观音、普贤、文殊、弥勒、金刚手、地藏、虚空藏和除盖障。
铜观音菩萨坐像
8世纪
高24厘米
此尊造像为高束发, 头后是椭圆形火焰纹头光。袒上身, 饰项链、臂钏。右手持莲苞,左手支撑于体侧。圆形莲座,莲瓣宽厚, 叶面刻三道叶筋。这种莲座、头光形式常见于8 - 9世纪的尼泊尔造像中。
观音菩萨,也译作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其以宽广的慈悲胸怀救济众生,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神祇,也是信仰最为广泛的尊神。观音菩萨的形象很多,有持莲花观音、狮吼观音、四面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西藏吐蕃王朝的创立者松赞干布和历代达赖也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11世纪
高11.5厘米
此尊造像左手结禅定印, 右手施触地印, 结跏趺坐于金刚宝座上。金刚宝座中间刻地母证佛成道、摩罗阻止失败的场景,两侧有象、狮子护法。
此像双肩宽厚,胸部饱满,双腿敦实厚重,具有尼泊尔造像的特征。袒右肩式袈裟仅在边缘处刻画衣纹,是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风格的延续。
铜释迦牟尼佛立像
11世纪
高19厘米
此尊造像右手施与愿印,左手上举握衣缘。袈裟轻薄贴体,只在袈裟边缘饰以凸起的线条,这是印度笈多风格的延续。
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14世纪
高35厘米
此像头戴五叶冠,面庞秀美,体态圆润,呈舒坐姿势。度母上身袒露,腰肢圆润,着贴体薄裙,裙上錾刻精巧细密的花纹。度母的头冠、璎珞、臂钏、手镯、戒指皆镶嵌绿松石。左手结期克印,右手施与愿印。此像制作精细、美观,表现了尼泊尔工匠喜好嵌饰、重视细节制作的特点。
善业泥佛像

高14.5厘米,宽10厘米
此像正面为一佛二菩萨像,其衣服紧贴身体,仅在衣服边缘刻画衣纹。佛像下方是香炉和两只相向而卧的狮子。背面有题记十二字:“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这类善业泥佛像主要是根据初唐时期玄奘、义净等高僧赴印度所带回的佛像模本制作的。有人认为,这类佛像是唐代僧人圆寂后,将骨灰和泥铸成佛像,藏于塔内,所以称为善业泥。还有人认为,这类佛像是作为“善业”而压制的泥佛像,用其来供养佛塔,可以获得真理和佛身。
比丘法律造泥佛像

高11.5厘米,宽9.8厘米
此像正面为三层宝塔和佛、菩萨、天王像,背面题记为“大堂□永□年五月,至相寺比丘法律为师僧父母造多保佛□部供养法界众生铭记”。
苏常侍普同等造泥佛像
唐 (618—907年)
高9.5厘米,宽6.5厘米
此像为上圆下方形,正面有一佛二菩萨。佛像下面有小字:“诸法从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从缘灭,大沙门所说。”背面文字为:“印度佛像,大唐苏常侍普同等共作。”佛像肩部较宽,衣服紧贴身体,衣褶较少,是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风格的体现。有学者认为,这是依照唐代使臣、高僧从印度带回的新模本所造。
彩塑菩萨头像
6-7世纪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明屋发现
高28厘米,宽13厘米
此头像发髻为大波浪纹,圆脸,眉、眼细长,双耳饰花式耳环。
石雕佛菩萨弟子像
6-唐 开元七年(719年)
高32厘米,宽20厘米
此龛内正中为结跏趺坐阿弥陀佛像,两侧分立胁侍弟子和菩萨,龛顶饰飞天。
彩绘贴金石雕佛菩萨三尊立像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1994年山东青州酒厂工地出土
高134厘米,宽92厘米
此像主尊为彩绘佛立像,头略向前倾,头后为莲花式头光,高肉髻,面部贴金,略带微笑。内着僧祇支,外披褒衣博带式袈裟。两位胁侍菩萨以缯带束发,面相清秀,呈微笑状。菩萨的帔帛下垂,略带动感,下着彩绘长裙,裙结系于腰部,裙摆重叠。
这类带有背屏的一佛二菩萨造像样式是青州地区北魏晚期到东魏时期的主要造像风格:舟形背屏高大,背屏顶部是宝塔或龙,两侧有 飞天环绕;主尊多为彩绘佛立像,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跣足立于莲座上,左右胁侍菩萨立于莲叶托起的莲座上。(摄影:樊申炎)
彩绘贴金石雕佛立像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高121.5厘米,宽60厘米
此尊立像面形长圆、贴金,肉髻较高。佛像内穿僧祇支,胸前有一结带,外穿双领下垂式袈裟。佛像身后是舟形背光,背光上部雕刻六身彩绘飞天。飞天上身袒露,戴项圈,下身着红色长裙,在空中两两相对作飞舞状。
贴金石雕佛头像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
高27厘米
此头像为高肉髻,面相清秀,眉眼细长而舒展,嘴角两侧雕刻成浅凹状,传神地表达出佛像惬意、睿智微笑的神态。
山东青州是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重要的佛教中心,这里不但有云门山、驮山等石窟,而且兴建了很多寺院,龙兴寺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寺院。1996年在寺院原址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时期的佛教造像400余尊,以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的作品最多。这些佛教造像地域特色明显,采用线刻、浮雕、透雕、平雕等多种技法,并辅以贴金、彩绘等装饰技术,技艺精湛。
白石半跏思惟菩萨坐像
北齐 武平四年(573年)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高33厘米,宽18.5厘米
此菩萨头戴宝冠,冠带垂于胸前。左手置于右脚上。菩萨的裙装轻薄贴体,衣纹极其简洁,仅在腿部用双钩线表示衣褶,裙摆搭于台 座和腿上。弟子分立于菩萨两侧。长方形台座背面刻有题记。
半跏思惟菩萨像最早出现在印度贵霜王朝时期,4世纪时中国开始流行。北齐时期的半跏思惟菩萨像大多表现的是释迦牟尼身为太子修 行时的形象。除此种形式外,双身半跏思惟菩萨像也是曲阳佛教造像的典型作品。
彩绘木雕菩萨坐像
宋金(960—1234年)
高84厘米
菩萨头戴化佛宝冠,云髻高耸,发披两肩。面庞略方,弯眉秀眼,目光略向上仰望。上身袒露,颈佩项圈,斜贯帔帛,腰系长裙。
彩绘漆金木雕菩萨坐像
明 1368—1644年
高200厘米
菩萨双眉细长,目视下方,鼻梁高挺,樱桃小口,表情祥和。头戴花鬘冠,双肩搭有一条帔帛,右侧帔帛沿肩下垂,左侧帔帛则缠绕于臂上。另一条帔帛自右腋向上斜搭至左肩,在左肩下打结。右臂搭于右膝上,左手支撑在身体的左后方,一腿支起,另一腿下垂,呈游戏坐姿,这是水月观音像的典型坐姿。水月观音像源于唐代周昉所创作的水月观音像,通常观音菩萨坐水中石上,左腿垂下或盘起,右腿支地,左手于身侧扶地,右手搭在右膝上。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宋 (960—1279年)
高200厘米
菩萨头戴高花冠,面目清秀,神态安详,双目下视,似以无限悲悯的神情关注着人间。身披帔帛,帛带绕臂飘逸身边。胸饰璎珞,下着长裙,长裙色彩鲜艳,覆座垂地。裙腰结带,腰带饰宝珠花饰。菩萨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极富生活情趣。她不再是高居神坛的神,而是可亲近、可交流的一位心灵使者,是善的代表、美的化身。
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其信仰自3世纪传入中国以后,很快便在各地发展起来。西晋太康七年( 2 8 6 年) 竺法护翻译《正法华经》,观音信仰开始在中国发展。中国现存最早的的观音菩萨像存于甘肃永靖炳灵寺,为十六国时期的造像。南北朝时期《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请观音经》等涉及观音的经典陆续译出,更加丰富了观音信仰的内容。为适应中国文化和信仰的需要,还出现了一些融合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国式观音经典,如《观世音三味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音忏悔经》。在这些观音经典的影响下,观音信仰成为中国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观音由宗教性的菩萨逐渐演变成与人间生活息息相关的救苦救难的菩萨,其造像由印度佛像中的男相菩萨变为如慈母般的女性菩萨,就连观音的圣地也由印度迁到了中国的普陀山。中国的观音形象有一首二臂、手持莲花、净瓶、杨枝等物的显宗观音和一首多臂、多首多臂的密宗观音以及白衣观音、送子观音、南海观音等。观音信仰中国化的轨迹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头像
宋 (960—1279年)
高109厘米
菩萨头戴花蔓冠, 冠表面贴金, 雕刻精美, 正面中间置阿弥陀佛。面相方圆丰满,长眉细眼,双目嵌宝珠。
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流行,但当时观音菩萨的冠上没有化佛。隋代以后,头冠上带有化佛的观音菩萨像出现,成为此后观音菩萨的 重要特征。
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明 1368—1644年
高28厘米
观音菩萨头戴发箍,箍正面中央饰阿弥陀佛。长发披肩,帔帛系于胸前,呈游戏坐姿。
铜普贤菩萨坐像
明 正德(1506—1521年)
高69厘米
普贤菩萨坐于白象身上,莲花座背面刻有题记。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的面相、装饰和坐姿都十分相似,完全遵循佛像量度的规定和时代审美的要求。
铜文殊菩萨坐像
明 正德(1506—1521年)
高69厘米
此像头戴宝冠,冠后是梳理整齐的高发髻,发辫垂于两肩。菩萨圆脸丰颊,双目低垂,肩臂披帔帛,胸前满饰璎珞,下身穿着长裙,坐于狮子身上。莲花座背面刻有题记。
“石叟”款铜观音菩萨坐像
明 (1368—1644年)
高23厘米
此像头绾螺髻, 发髻刻画精细。面形长圆, 饱满丰润, 双目低垂,眉间嵌银珠白毫,直鼻,小口。右手置于右膝上,左手持经书搭于右手之上。身穿宽袖垂领衣,衣领和袖口镶嵌银丝,绘出云纹图案。衣褶随体形勾勒得简洁流畅,流转自然。背面为嵌银“石叟”二字。观音菩萨面相秀美、慈祥,姿态优雅端庄,犹如明代仕女形象。
石叟为明崇祯时期的僧人,擅长制作嵌银丝铜器。他制作的观音菩萨像庄重娴雅,极富神韵,显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力,曾被英国收藏家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艺术家。
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明 1368—1644年
高37厘米
菩萨头戴观音巾,冠正面中央饰化佛。面部丰满圆润,双目低垂,两手交叉,结跏趺坐。肩臂披帔帛,胸前饰璎珞。此尊造像雕刻得端庄慈祥,但缺少神韵。
鎏金铜得银协巴坐像
16世纪
高13.5厘米
得银协巴头带僧帽,左手持念珠,右手结说法印,坐于莲座上。
铜宝生佛坐像
14世纪
高34厘米
此尊造像发髻高而扁平,五叶冠的花叶以铜线连接,正中的花叶下饰金翅鸟。
鎏金铜阿閦佛坐像
13世纪
高46.5厘米
阿閦佛为高肉髻,顶饰宝珠,螺发均匀密集。面目清秀,眉眼细长,鼻梁高挺,双唇微敛。宽肩细腰,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轻薄贴体,衣缘饰花纹。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正中置金刚杵。
铜阿弥陀佛坐像
11世纪
高22厘米
此尊造像头戴高耸的三叶冠,眉如弓形,双目低垂,高鼻小口。袒上身,佩项链,帛带斜披于左肩,上刻阴线纹,下身着裙,裙衣贴体。双手结禅定印,呈跏趺坐姿。
鎏金铜金刚萨埵坐像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24.5厘米
此尊造像脸型方圆,双目微睁,嘴角上翘,呈现甜美的微笑。头微微左倾,腰则向右扭,呈三折枝式坐姿,体态优美且颇具动感。左 手结期克印持金刚铃置于胯上,右手当胸结期克印,托一金刚杵(已丢失)。莲台上刻“大明永乐年施”款。此像身饰华美的璎珞,下身 着裙,衣纹以写实的手法表现,正是明代永乐宣德宫廷造像的特点之一。
金刚萨埵也被称为金刚勇识佛, 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位本初佛。 本初佛的理论出现于1 0 世纪左右, 他是世间唯一的佛, 是一切佛 的源泉。在西藏,由于各教派的传承不同,本初佛也不是统一的,宁玛派以普贤为本初佛,噶举派和格鲁派的本初佛是金刚持,噶当派的本初佛是金刚萨埵。
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21厘米
此尊造像束发, 戴五叶冠, 缯带在耳侧翻卷扬起。左手结期克印,右手持宝瓶,坐于莲座之上。根据造像仪轨,此像右脚下应踩一小莲台。莲座满布细长饱满的仰覆莲瓣,座上缘及下缘各饰一圈联珠纹。莲座上刻“大明永乐年施”款。
明永乐初年,宫廷开始大规模制作佛像,作为与西藏宗教上层互相馈赠的礼品。这些佛像主要由藏、汉工匠在南京和北京两地制作,其风格符合汉民族的审美观点,衣纹刻画精致,用繁复的璎珞、项饰和飘动的帔帛来掩盖裸露的躯体,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服装衣褶的处理上。永乐、宣德时期的金铜造像工艺复杂,集合了塑模、铸造、錾刻、打磨、镶嵌、染色、鎏金等十几道工序。
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19厘米
绿度母面庞清秀俊美,头戴五叶冠,耳饰花朵形耳珰。胸前的项链、璎珞雕刻精美,帔帛、裙褶自然流畅。右手施与愿印置膝上,左手持莲枝,右脚下垂,呈游戏坐姿。莲座上刻“大明永乐年施”款。
鎏金铜四臂观音菩萨坐像
明 永乐(1403—1424年)
高21厘米
此尊造像头戴五叶冠, 双目低垂, 面带微笑。上身袒露, 饰繁复的璎珞,帔帛自两肩垂下,下着长裙,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帔帛与长裙具有丝绸般质感,褶纹自然、流畅。莲座上刻“大明永乐年施”款。
三彩菩萨坐像
明 1368—1644年
高118厘米
三彩菩萨坐像是国家文物局在财政部的支持下使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征购的海外遗珍。为了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及时抢救和征集流散于国内外的珍贵文物,充实国家收藏,自2002年4月起,财政部设立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目前,使用这项经费已经征集了商代“子龙”铜鼎、宋代木雕观音菩萨坐像、北宋米芾《研山铭》、龙门石窟佛像等大量珍贵文物。
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佛造像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技艺与精神信仰的高度融合。伴随着佛教传播,在华夏文明的浸润下,中国佛造像逐渐发展成为包含中国文化艺术内涵,同时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的艺术瑰宝。从文明交流史上看,在佛教东渐二千年的历程中,佛像是文明交流的有力物证,是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中国古代佛造像”展览,力图通过265件藏品勾勒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发展历程,系统地呈现不同地域佛造像的精彩造型和丰富内涵,彰显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开放包容和博大精深。
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并和他的弟子在恒河中游地区致力于推广教义。由于他们在推广教义时使用了大众化的语言,让人感到亲切且容易接受,因此佛教的传播范围逐步扩大,并从最初的四处漫游式宣传转变为在寺院内进行宣传。伴随着佛教在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统治时期的传播与发展,印度佛教造像艺术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并在各时期形成了诸如犍陀罗风格、秣菟罗风格、笈多风格和波罗风格等特色鲜明的造像风格。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这些风格与传入地的雕塑传统和审美要求相融合,使佛教造像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貌。
斯瓦特地区造像
克什米尔地区造像
东北印度地区造像
尼泊尔地区造像
斯瓦特位于犍陀罗地区的北部( 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区) , 属古犍陀罗地区,在中国文献中被称为优填国、乌苌、乌仗那。在斯瓦特河谷地区发现的佛教雕塑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 被称为斯瓦特风格。6世纪以前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作品主要受犍陀罗和笈多风格的影响。自6世纪始, 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向独立的艺术形式发展, 既吸收了犍陀罗、笈多艺术风格, 又与中亚艺术结合为一体, 形成了独特的斯瓦特风格。其造像立体感较强, 样式简单, 注重细部刻画, 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犍陀罗造像的遗风。这种风格的造像一直延续到10世纪, 对克什米尔和中国西藏西部地区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铜弥勒菩萨坐像
克什米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 中国古文献曾称为迦湿弥罗、罽宾等。这里是古犍陀罗的一部分,曾是西北印度的佛教中心。该地区造像源于犍陀罗艺术,并受到笈多时期秣菟罗风格和萨尔纳特风格的影响。6世纪开始,克什米尔地区开始独立创作本地风格的造像,到7-8世纪,形成了克什米尔风格。其佛像特征是脸型长圆,眼睛在脸部的位置十分突出,眼大无神,似吃惊状。眼、唇、白毫等部位用银、红铜装饰。造像身躯饱满,多着袒右肩或通肩袈裟。袈裟轻薄贴体,仅在衣缘处刻出衣纹。造像的头光和背光运用较多,常见为镂空形状。矩形台座是克什米尔造像的特征,以立柱式的隔栏或力士托举形象为主。克什米尔地区佛教造像多以黄铜制作,精工细琢,对中国西藏地区的造 像有深刻影响。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铜宝冠释迦牟尼佛坐像
东北印度地区主要指今印度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国一带, 这里曾是印度佛教密教的造像中心。公元7-1 3 世纪, 波罗王朝(约750—1150年) 统治这里并创造了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最后辉煌— 波罗风格。在笈多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东北印度本土特色,造像的面貌具有印度人特点, 上眼睑突出, 眼大有神, 嘴唇丰厚。身材曲线流畅圆润, 薄衣贴体, 仅在肩部、腿部刻画简单的线条。东北印度佛教造像风格对中国西藏地区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铜毗卢佛坐像
鎏金铜毗卢佛坐像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铜阿弥陀佛坐像
铜观音菩萨坐像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就在今尼泊尔境内。尼泊尔佛教造像艺术主要传承了印度笈多时代的艺术风格,注重表现饱满的身躯,服饰以薄衣贴体为主,极少刻画衣纹,仅在袖口、裙摆处以阴线刻细密的花卉图案。造像多使用红铜,工艺精细。13世纪以后,尼泊尔造像对中国西藏和内地的造像风格都有影响。
铜观音菩萨坐像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铜释迦牟尼佛立像
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造像艺术不断吸收、融汇中国古代艺术精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汉传佛教造像艺术。南北朝以后,汉传佛教造像逐渐脱离了古印度及中亚佛教造像风格的影响,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特点。北魏的“秀骨清像”、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典雅秀美”等风格迥异的佛教造像,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与融合力,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灿烂的篇章。
泥塑造像
石雕造像
木雕造像
金铜造像
新疆地区是佛教进入中国的第一站, 留存了部分早期的泥塑造像,这是佛教造像艺术进入中国的见证。一般认为,佛教从印度经中亚传入新疆有南北两条路。北路从犍陀罗向北越过兴都库什山到阿姆河流域,再向东越过帕米尔北部山口到达新疆塔里木盆地。南路从印度西北部向东穿过克什米尔南部,再翻越喀喇昆仑山南部山口,到达塔里木盆地的和田。公元1-2世纪,佛教造像艺术经南北两路进入新疆地区,再经河西走廊进入中原。4世纪左右,新疆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已经十分兴盛,尽管佛教造像仍然保留印度和流经地的风格,但从佛像的面貌和神态上看,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容貌特色,并采用了在印度造像中少见的将泥塑与彩绘相结合的雕塑方法,开始了真正的“本地化”进程。7世纪,玄奘、义净、不空等僧人前往印度,带回了新的佛像模本,为中国古代佛像雕塑注入了新的活力,唐代善业泥上的佛像就是新模本的体现。
善业泥佛像
比丘法律造泥佛像
苏常侍普同等造泥佛像
彩塑菩萨头像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江苏南京栖霞山石窟等大批石窟寺被开凿。受大型石窟造像的影响,石雕佛教造像成为佛教造像的主流,其中山东青州、山西太原天龙山和河北定州曲阳的石雕佛教造像完全脱离了对印度式佛教造像的模仿,创造出全新的中国式佛教造像。
石雕佛菩萨弟子像
彩绘贴金石雕佛菩萨三尊立像
彩绘贴金石雕佛立像
贴金石雕佛头像
白石半跏思惟菩萨坐像
宋代以后,木雕佛教造像流行,注重形象塑造,工艺精巧。特别是宋代木雕菩萨像突破了典籍仪轨的限制,追求美而不娇、端庄含蓄、朴素无华的自然之美,呈现出高雅和飘逸的艺术风格。
彩绘木雕菩萨坐像
彩绘漆金木雕菩萨坐像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头像
明代以后的铜铸造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铸造工艺精细,装饰繁缛。
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铜普贤菩萨坐像
铜文殊菩萨坐像
“石叟”款铜观音菩萨坐像
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藏传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汇聚了佛教的显宗、密宗和西藏地区的苯教等内容,主要流传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等地区。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不仅融汇了克什米尔、东北印度、尼泊尔等外来文化,还将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因素的造像风格,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域造像
宫廷造像
11世纪以前,藏传佛教造像主要以模仿印度、尼泊尔等地的艺术风格为主,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14世纪以后,西藏本土造像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15-16世纪达到艺术高峰。由于地域不同,藏传佛教造像出现了藏西、藏中、藏东、蒙古等地域风格。17世纪以后,藏传佛教造像多追求外表装饰,造型趋于程式化,但高僧造像采用高超的写实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鎏金铜得银协巴坐像
铜宝生佛坐像
鎏金铜阿閦佛坐像
铜阿弥陀佛坐像
明清时期宫廷造办处制作了大量藏传佛教造像。这些造像吸收了汉地传统的造像手法和风格, 注重表现造像含蓄、温雅的神态, 装饰华丽,雕刻细腻。明代藏传佛教造像雕琢精致, 汉地风格占主导地位。清代对藏传佛教和西藏艺术风格的理解更加深刻,其造像藏式风格更为明显。
鎏金铜金刚萨埵坐像
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鎏金铜四臂观音菩萨坐像
三彩菩萨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