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珍品•大师 > 珍品详细信息
狮身人面像镇纸

约翰•丹尼尔•舒涅(1767-1843年)
狮身人面像镇纸 迈森,约1803年
素瓷,标记:釉下青花交叉剑伴星,19.2 × 6.8 × 11 厘米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瓷器收藏馆
18世纪末,大多数欧洲制瓷作坊的灵感都来自具有异国情调的埃及诸神像,开发出了以Kanopen(古埃及容器,用于分别存放木乃伊的躯干和内脏)、Sarkophagen(古埃及石棺)和Hieroglyphen(古埃及象形文字)为蓝本的新的瓷器造型和装饰图案。这件狮身人面像的复制品出自约翰•丹尼尔•舒涅之手,1797年他被授予迈森城制瓷工匠楷模称号。在制造的过程中,他或许曾受到威基伍德作坊用黑玄武岩制作的斯芬克斯雕像的启发,但在细节上还是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也许这类小型雕像是为了装饰某个私人图书馆,或者是某位学者的书桌。斯芬克斯代表了永恒、不朽、神秘和睿智。很显然,雕像的拥有者对这些蕴意了如指掌。
1751年,法国人发明了一种新的适于仿造古文物的材料:素瓷,并带动18世纪的德国工匠纷纷效仿。到了1777年,德国人终于成功地从迈森硬瓷中提纯了这种材料。这是一种表面略显粗糙,有磨砂质感的材料,白色的材质带着一种沉静的味道,因而很适合用于复制古代白色大理石雕像。和古体作品一样,这些纯白复制品也有意识地偏离了巴洛克和洛可可五彩斑斓、富丽堂皇的风格。自然之物不应该以过于艺术夸张的形式进行模仿。无论是白色素瓷雕像,还是公共博物馆里不计其数的石膏雕像,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市民阶层和受到启蒙影响的贵族阶级家中陈列室里的石膏塑像,都加强了人们对古代雕塑艺术追求素雅圣洁、不着色的印象,然而,这却是和实际的历史情形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