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鹰鼎
年 代: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尺 寸: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
陶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体健硕,双腿粗壮,鹰眼圆睁,喙部有力呈钩状,结构简洁,威武雄壮,彰显出一种强大的张力,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鹰形陶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以精美彩陶而著称,鹰形陶鼎的问世表明此时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石圭、骨匕等物品通常作为礼器来使用。1993年,中国首次申办奥运会,恰逢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落成。中国奥委会选送了9件国之珍品参展。陶鹰鼎兼具现代艺术气息与新石器时代古朴的风格,一经展出,便惊艳四座。
展开
-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年 代: 西汉
尺 寸:高34.1厘米,长58.1厘米,重13.3千克。
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此尊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双眼镶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来盛酒。尊背有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犀牛口右侧有一圆管状的“流”。通体饰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华美无比。此犀牛是古代生活在中国的苏门犀的形象。在古代,中国不仅产犀牛,而且数量很多。在制造铜犀尊时,古代工匠创造性地采用了春秋战国时期大发展大流行的错金银工艺,为器物注入了生机勃勃的趣味和自由的气息。
-
伏羲女娲像立幅
年 代:唐
尺 寸:纵144.3厘米,横101.7厘米
自汉至唐代的八百余年间,吐鲁番地区以汉族为主,多国家和民族的人民混居,中原文化在此处有较好的保留,异域文化又很好地融入当地,伏羲女娲这一久远的文化信仰,通过绢帛画的形式在当地传播,并吸引其他民族的崇奉。关于人类的起源,西方基督教文化中,有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东方有伏羲女娲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是华夏民族的先祖。两组神话人物的不同经历和结果,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理念。该画像中,上部为日,下部为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日月所代表的阴阳是构成世界的两种基本物质构成。
展开
-
针灸铜人
年 代: 明
尺 寸:高213厘米
针灸铜人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要发明,是针灸医学教学中珍贵的直观教具。2017 年1 月 18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以这具针灸铜人为原型设计制作的雕塑,习近平主席高度认可,将其描述为用于医学实践的第一个教学模型复制品。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是基于中华民族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并传播到了世界。针灸铜人的问世,体现了当时较高的人体美学和金属铸造工艺。正统八年即公元1443年,明英宗令工匠重新仿制了一具铜人,被称为“正统铜人”,这具铜人做得比“天圣铜人”要精致。后来,明清两代都铸造过针灸铜人。
展开
-
霁蓝釉粉彩描金莲花纹双燕耳尊
年 代:清 乾隆时期
尺 寸:高31.3厘米,口径25.1厘米,足径22.7厘米
海晏河清尊是景德镇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敞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内敛,肩颈之间雕贴一对白色的展翅剪尾燕子作为耳。外壁施霁青色釉,以金彩绘蕉叶、缠枝花卉等纹饰,近足部饰粉彩仰莲纹及联珠纹。此尊需多次入窑和施彩,制作集雕、贴、凸压之大成。霁青色象征河清,燕子与“晏”谐音,整件器物蕴含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意。乾隆时期粉彩瓷器的生产工艺达到了高峰,品种齐全,装饰技法丰富多样,绘画水平高超,器型制作精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