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之选

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

帕辛佛像

艺术风格 :兰纳王国,16世纪上半叶

材质:镀金,青铜

尺寸:高(含底座)90厘米,宽 63厘米

来源 :1787年,拉玛一世国王的太子将佛像从清迈运至前宫(今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的苏塔沙万宫殿(今浮屠沙旺礼拜堂)

收藏单位: 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

这是一尊青铜镀金禅定佛像,释迦牟尼坐于莲座之上,面部饱满,下巴圆润,一对弯月眉,眼睛微闭,鼻梁挺拔。头顶布满螺发,高高的顶髻上有一座伞盖。他释迦牟尼身披薄衣,坦露右肩。
这是泰国最精美、最重要的佛像之一。每逢泰历新年,都会被运送至皇家田广场,接受民众朝拜。

法轮

艺术风格:陀罗钵地王国,7-9世纪

材质:石

尺寸:高(含底座)106厘米, 直径88厘米

来源:发现于佛统府佛统市废弃的沙内哈寺;巴努班杜·尤加拉王子殿下捐赠

收藏单位: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

整个法轮为圆雕,法轮外部布满花卉纹。辐条形似古印度立柱,柱头接近古希腊-罗马科林斯式。辐条上刻有讲述佛法的巴利语帕拉瓦文字。内圈由莲瓣组成。方形底座刻花卉纹。一只鹿跪于法轮前。
轮毂上的铭文提到,法轮代表佛法,即佛的教义,证明这件法轮曾被视作佛教的象征。
辐条上的铭文阐述了佛教“四谛”:1)世间皆苦;2)欲望是苦的根源;3)要解除痛苦,须抛开欲望;4)要抛开欲望,须遵循“八正道”。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讲法时讲说了“四谛”,这次讲法被称作“初转法轮”。
这件展品被泰国教育部列入1998年6月24日立法,1998年8月13日发表于《政府公报》第115卷第65部分。立法是为了限制复制文物和艺术品的行为。

藏经柜

艺术风格:大城时代晚期,19世纪

材质:镀金,木

尺寸:高171.8厘米,宽71厘米,长101厘米

来源:最早位于大城府升外寺,后移至曼谷曼坤天县喃农寺,从该寺转入博物馆

收藏单位: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

这件大型木质藏经柜点缀着来自喜玛潘森林的金色神兽以及泰国龙尾纹和花卉纹。柜顶和底框都饰有玻璃马赛克。狮足形镂空底座。
这件展品由大城府升外寺工匠大师于19世纪大城时代晚期制作,是宗教艺术的典范,也是泰国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曼谷王朝时期次要艺术(minor arts)的灵感来源。
这件展品被泰国教育部列入1998年6月24日立法,1998年8月13日发表于《政府公报》第115卷第65部分。立法是为了限制复制文物和艺术品的行为。

王室圣车(胜利战车)

艺术风格:曼谷,1795年拉玛一世国王在位期间制作

材质:镀金,木,玻璃马赛克

尺寸:高1120厘米,长1530厘米

来源:1795年为次年举行的国王拉玛一世父亲的王室葬礼而制作。1799年用于将国王长姐、帕贴素达瓦迪公主的灵柩运送至葬礼地点皇家仪式广场或皇家田广场,同时,拉玛一世另一位姐姐席素达拉公主的遗体,由因陀罗圣车运送至相同的葬礼地。从那以后,只有这架王室圣车才能用于国王的王室葬礼。王室圣车在朱拉隆功国王的葬礼后受损,被因陀罗圣车取而代之。1987年,原车经泰国艺术厅修复后,分别用于公主殿下母亲诗纳卡琳王太妃(1996年3月10日)和甘拉亚妮·瓦塔娜公主殿下(2008年11月15日)的王室葬礼。

收藏单位: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

这辆巨大的王室圣车由三层基座组成,每一层均被天神合掌像环绕,四柱轿亭用来运送已故王室的灵柩。支撑着整个车体的是带四个大轮子的底座,底座前方饰三头那伽,后部则是那伽的尾巴。圣车由前后的铁条控制方向,150人在前方拉车,60人在后方减速制动。
木雕是泰国次要艺术的最高表现之一,这辆圣车就是曼谷宫廷次要艺术的杰作。精湛的工艺和审美体现了泰国文化的辉煌,工匠的创造力体现了泰国王权的荣耀。巧妙的设计使圣车显得轻盈优雅。在泰国的传统中,国王被认为是神圣的——国王故去后,必须举行一场皇家仪式将他送回天国,而轿亭就象征着众神在山巅的圣所。圣车与它所代表的传统和文化使这件物品非常独特。

象牙象轿

艺术风格/年代:拉塔纳科辛时代,兰纳工艺,20世纪

材质:象牙

尺寸:高90厘米,宽71.5厘米,长173厘米

来源:1873年,朱拉隆功国王20岁生日时,帕昭因他农将这件象牙象轿作为礼物送给了国王。这件座椅用象牙雕刻而成。座椅靠背的象牙护栏雕有黄瓜形纹饰,座椅内部装饰花卉和森林中的狮子、孔雀和雉鸡等吉祥动物图案,中间有人物造型。拉玛七世时期,在玉佛寺的一次仪式上,象轿被用于搬运佛像。

收藏单位:泰国曼谷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