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激动莫名的心情,我参观了由中宣部等单位主办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在千年局变、救亡图存、峥嵘岁月、建国大业、开创未来五个部分的参观中,我一次次的被感动得潸然泪下。
《复兴之路》展览运用丰富的图片、影像、实物等资料,直观地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从鸦片战争的硝烟弥漫到改革开放的幸福今天,展览完整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从落后屈辱到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轨迹。《复兴之路》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展出,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中国发展道路之抉择、民族复兴之画卷。
这是所有国人都应熟知的一段历史,这是一段悲切屈辱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不短奋起抗争的历史,这更是一段大国崛起的历史。
一:凭吊:一部近代史,满纸辛酸泪!
1840年6月,广州珠江口。四十八艘挂着大英帝国米字旗的舰队,近六千名海陆混编而成的军队,就这样猝不及防的用呼啸作响的炮弹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
时值清末,疲敝衰弱,国将不国!结果似乎早就已经注定,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一个衰老的封建主义帝国,在这个千年巨变的时刻狭路相逢,强弱早定,胜负已分。
此后,就是列强时代!一代大成圆明园,被付之一炬;亚洲之最大舰队,已沉入海底;古老都城北京,被八国瓜分……列强如走马观灯、粉墨登场、轮流做庄;朝廷像斗败公鸡、遍体鳞伤、苟延残喘。
不忍卒读!泱泱华夏,风范早逝;巍巍中华,栋梁安在?
朝廷尚且如此,国人何处安身?“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就是打在堂堂中华脸上的一记耳光!回溯历史之河,秦朝兴盛,汉朝广袤;唐朝辉煌,宋朝富强;元朝兵强马壮出兵欧洲,明朝郑和盛大下西洋……可是到了清末,我们是天朝上国,人家是四方蛮夷。
思想僵化了,经济停滞了,政治腐烂了,于是我们就败了。
二:奋起:黑暗中呐喊,血泪中抗争!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林觉民之《与妻书》,曾那么真切的打动过我多愁善感的心,也曾击中了旧中国麻木不仁的神经。
清朝终结而北洋起,军阀混战无休止。“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然而,即使最黑暗的深夜,仍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呐喊,在抗争,在书写着长短不一的人生轨迹。林则徐、魏源等的觉醒于迷途;陈天华、邹容等的宣传之国民;谭嗣同、刘光第等的牺牲于维新;孙中山、黄兴等的奔波于革命……这就是中国的声音,这就是中华的栋梁。
近代百年,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磨难如何深重,中华民族总能够从坎坷中奋起,在血泊中站立,百折不挠,共渡难关的原因,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刻,总会有这样的一群人,撑起了我们民族自立自强的脊梁!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精神血脉,源远流长而生生不息。
三:光明:革命谱新篇,日月换新天!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风起云涌、变化万千。知识分子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不断走向新的阶段。许多人走向了马克思主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虽然这个数字在当时是那么的稀少,可是星星之火必定会已燎原之势席卷中国,威震世界。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邓小平……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从酝酿到诞生,从微小到强大, 从农村到城市,从幕后到前台,用了28年的时间。
原谅我,不能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无法一一列举他们的事迹,无法一一列举他们的功绩。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艰苦卓绝,没有他们的矢志奉献,没有他们的血泪斗争,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一百多年的追寻与探索,既有失败的痛苦,也有胜利的喜悦,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让我们再次向他们致敬!
四:展望:盛世创辉煌,和谐谱华章!
六十年,盛世华章!从建国大业的那个传遍世界的声音算起,我们走过了六十年。
青藏铁路傲视世界屋脊,神舟飞船实现载人航天,国家强大了有过曲折磨难,有过天灾人祸,但是最终我们化险为夷、安全度过。祖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峡大坝吞吐天地之水。奥运会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足了。
一个历史的转折,一场伟大的复兴全面而来。这应该归功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中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睦;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用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
岁月的磨砺和洗涤,引导者我们不断探索、奋斗、发展、前进……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中华民族必然走向复兴,走向崛起!
《复兴之路》大型展览,让我们凭吊近代历史,瞩目祖国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