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

(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整个社会在征战兼并中逐步走向统一。

第一单元 大国争霸和七雄并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活跃、民族融合、政治大变革的阶段。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给西周以来的政治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战国七雄的兼并征战,促使地区间政治经济趋于平衡,统一的趋势日渐显现,为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

第二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和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革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铁器的普遍使用提高了农业产量,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原先是各国政治、军事中心的都邑,到战国中期,都发展成为工商业大都会。

第一组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春秋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战国时期,铸铁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以及铁范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铁器的产量。到战国中期,铁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第二组 手工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在铸范的制作、合金原料的配比选择、冶铸的技巧上更加讲究,其中合范铸造、熔模铸造、焊接等多项技术的出现,错金、错银、嵌赤铜、包金、鎏金、镶嵌、刻镂等新工艺的使用,使青铜器制作呈现出新的风貌。丝织品的种类繁多,拥有当时世界上领先的织造技术;原始瓷器的烧制有所进步;大量金银器和精美玉器、漆器的使用,表现出王室贵族追求奢华的时尚。

第三组 城市和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的商业特点日趋明显。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各国大量铸造金属货币,实行各自的度量衡制。

第四组 日常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礼仪化的饮食活动依然很多,壶、簋、罍、鼎、盘、匜等青铜饮食器仍在使用;漆器因其艳丽而轻巧,被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丝织业的发展,使丝绸服装成为贵族阶层的主要衣着;华丽的铜灯、精美的铜镜等,都成为贵族家居生活中的时尚用品。

第三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领域发生巨变,一些得到良好教育的“士”人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建立了众多学术流派。其中,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与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成为时代显学,弟子遍天下。他们与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自由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在学术思想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界的活跃也促进了文学、史学、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中华文明从此走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新时代。

第四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边各族


春秋时期,中原人常常自称为“诸夏”,将居住在周边地区的部族称为“蛮、夷、戎、狄”。随着中原各国与周边民族的密切交往,到春秋战国之际,“蛮、夷、戎、狄”中的大多数部族逐渐与“诸夏”相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一组 北部与西北部地区

春秋时期,北部与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戎和狄。其中,戎包括北戎、山戎及部落众多的西方戎族,狄包括白狄、赤狄、长狄等部族。到了战国时期,这些部族多与华夏族融合成一体。北部地区的部族被泛称为“胡貉”,包括东胡、匈奴、林胡、楼烦等;西北部地区的部族被泛称为“氐羌”。

第二组 东部地区

春秋时期,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夷”,分布在今山东、安徽及江苏北部一带,包括淮夷、徐夷、东夷等。

第三组 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居于楚国境内或楚国之南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群蛮”和“百濮”,他们后来逐渐融入楚国;东南部及岭南少数民族被统称为“百越”,分布于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第四组 西南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西南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巴、蜀和西南夷。巴人分布在今重庆及四川东部、湖北西北部及陕西汉中地区;蜀人分布在今四川北部和西部;西南夷分布于今四川西北、西南部,云南和贵州两省及广西西部。